夥伴們

2012年1月4日 星期三

大倉媽祖文化園區興建利弊及對澎湖內海生態衝擊評析

一、源起   
    本案係源於數年前「兩岸宗教直航」時,福建泉州「天后宮」曾允諾將贈予澎湖高三十二公尺高之「媽祖」石像,惟在多年後遭縣府以捐贈媽祖高度不足而婉拒,後由縣府提出興建66公尺高號稱全世界最高的媽祖神像,並尋求媽祖廟天后宮贊助3千萬元興建,但縣府提出之興建計畫,早就在地方引發反彈聲浪,認為根本無助於發展觀光,就連原本屬意贊助的媽祖廟天后宮亦因信徒反對而縮手,不贊成興建媽祖神像。而此「媽祖文化園區」建案因經費高達5.5億元,亦引起地方贊成及反對兩方之激烈爭辯。




            大倉島媽祖文化園區雛形圖



二、贊成及反對意見意見表:


    贊 成 興 建 意 見
    反 對 興 建 意 見
園區除整合現代建築與傳統聚落,打造大倉為兼具天然景觀與人文資產之園區外,全區目前規劃作為遊客主要活動將分為媽祖文化園區、漁村聚落生活圈、農業生活體驗區、沙灘踏浪區、堤岸賞海區及國際渡假村住宿區等六大發展區塊,媽祖神像則為其中 連結澎湖海洋文化歷史傳承之一意象景點
,本案俟規劃建設完成後,除可結合地方文創產業外,更兼活絡地方觀光旅遊,使澎湖內海觀光旅遊由點狀區塊連結成兼具 文化深度之旅遊生活圈,建構成完整的內海觀光旅遊區。
1.5.5億花下去每日有3000 人上島參拜
  (如何進?如何出?),每年有4億商
  機的立論基礎 (若真有此利基,何不
  政府零出資、獎勵民間投資)
2.
除了這5.5億後續配合民間經
管還需
  投入多少錢?BOT後每年縣府預計的
  開發權利金與每年營運權利金與土地
  租金是多少?
3.
對環境衝擊(大倉之總量管制、
污水
  處理方式環評是否已開始進行)
  何?
4.
對大倉居民的福利為何?(
能只用
  增加工作機會,可以設攤賣紀念品來
  搪塞)
5.
土地使用分區變更編定是否完
成,預
  計幾年完成開放使用(要下任縣長
  承續是否合乎行政倫理)
評估每日以登島三千人計,經濟效益每年高達四億餘元
嚴重破壞內海生態平衡且未完成環境影響評估




三、結論:   
    綜合上述正反兩方意見,我們樂見大型之觀光開發案在澎湖興辦為本地帶來觀光之正面效益及為居民帶來「觀光財」,但是對耗費如此高額之經費興建「媽祖文化園區」,且須動用年度經費興建,對後續是否會產生排擠其他社福經費或「債留子孫」之高度疑慮及BOT之後續經營成效,和完成後遊客登島之環境影響,是否對內海潮間帶和海洋生態造成之影響為何,均有賴縣府以更高之智慧坦承向民眾說明釋疑,甚至可以此議題再辦理一次「公民投票」解決正反雙方對立態度,為澎湖在地民眾造福及創造觀光效益雙贏之局面。


資料來源:
澎湖縣政府財政處網站
澎湖時報12月28日報導
郁國麟先生Facebook資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