夥伴們

2012年3月26日 星期一

澎湖生態之旅~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野生動物保護區~

~澎湖生態之旅導覽~

澎湖因氣候、地形和植被的因素,除了鳥類,陸棲動物相對較少。最具觀賞的動物景觀則包括有鳥類與天然牧場牛群。澎湖鳥類經調查統計有兩百餘種,其中以候鳥為 多,又以水棲候鳥為其特色。留鳥僅有十餘種。這些鳥類的棲息地都在各水庫、泥質灘地和無人居住離島上。若以時序而言,各季節均有可供觀賞的鳥類景觀;春、 秋兩季為候鳥過境的時間,不但種類多且大量集結在泥質灘地上覓食;夏季則以燕鷗為主角,多種不同的燕鷗在無人居住的離島繁殖,尤以白眉雁鷗和玄燕鷗的群聚繁殖,更是馳名中外。冬季的鳥類以燕鴨和鷺鷥為主,他們在寒風刺骨的東北季風籠罩下棲息、活動,為澎湖憑添些耀動的氣息。


以澎湖特別及重要之生態資源,如燕鷗候鳥、綠蠵龜及鯨豚等為主題,規劃解說手冊,並於兼顧保育之前題,規畫賞鳥遊憩路線。1、澎湖群島位於東亞地區二條主要候鳥遷徙路線之一上。澎湖的一百多個海島與廣大潮間帶,吸引每年南來北的候鳥在遷徙過程中作為停棲與休憩之中繼站。其中每年的六月至八月,夏候鳥燕鷗群在澎湖地區繁殖覓食,萬千燕鷗飛羽俯衝海面啄食丁香魚的生態景觀,最具特色。燕鷗群與丁香魚,二者構成單純又相互鏈結之生態鏈,堪稱澎湖群島夏季最吸引遊客之生態饗宴。

資料來源:交通部觀光局澎湖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雞善嶼   (東海)

                
                                             燕鷗翔集的島嶼生態



                
                                     小雞善嶼的柱狀節理分外清楚

                     
                                             紅燕鷗腳上的足旗解開了該鳥往返澎湖與澳洲的神秘故事
從湖西鄉的沙港村或北寮村等港口出發,位於北寮村東北方約4公里的海面上,有

兩個方山台地的島嶼,四周海崖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分明,退潮時這兩個島可以相
連,原本這兩個島嶼是一熔岩台地,約誕生於1200萬年前,由於激烈的海蝕作用才分割成大、小兩個大雞善嶼的東、南、西邊皆可以看到海蝕洞、海蝕溝等地形,東南方則有一處淺水沙灘。小雞善嶼是典型的玄武岩方山小島,長短高低、參差不齊的柱狀玄武岩屹立海中,有如一座超大的管風琴矗立碧海藍天中,六角形的節理面、稜角分明、鏗鏘有力,是蒞澎賞岩、賞鳥的最著名景點。
夏 季時,來雞善嶼繁殖的紅燕鷗數量居北海之冠,每年都有一、兩千隻選擇在島上棲息。近年來,澎湖縣野鳥學會在雞善嶼進行繫放研究時,根據紅燕鷗腳上的足旗得 知,這些紅燕鷗是來自澳洲的東北方。同樣地,澳洲在冬季的繫放工作也發現來自澎湖的紅燕鷗,而且十多年前澎湖鳥會繫放的紅燕鷗,也再回到了澎湖繁殖。可見 紅燕鷗每年春、秋兩季便會千里迢迢的往返於澎湖與澳洲之間。
保護島嶼景觀,也是保護野生動物的最好方法,近年來隨著觀光的發達,雞善嶼已成為東海旅遊的新據點,玄武岩與燕鷗的對話,就如同一幅和諧的大自然景象
資料/照片來源:澎湖地景資源網  
http://landscape.phc.edu.tw/landscapes/nr_js.htm

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錠鉤嶼   (東海)

             
                          錠鉤嶼海蝕柱群景觀最引人入勝 

                     
               
                                                     海蝕作用造就錠鉤嶼的奇特景觀
在雞善嶼東南方約1公里的 海面上,可以看到四個由玄武岩岩礁組成的錠鉤嶼。由於岩漿流出後形成了各種不同方向的柱狀節理。再經過海蝕和風化作用,大自然將此地岩石雕塑的更加精緻奇 特,頗有桂林山水的美名。起伏的地勢,造就成群的海蝕柱,在海蝕柱之間更形成「一線天」的奇景,這難得的景觀令人有「此景只應錠鉤有,澎湖他處無得尋」之 感。
由緻密的柱狀玄武岩構成,顏色黝黑,與雞善嶼一樣,玄武岩之中常見含有橄欖石的團塊。在冬季時,錠鉤嶼全島島上的岩礁也和雞善嶼一般,都長有天然的紫菜,這些漁業產權都是屬於附近村莊的共同產業,也往往能為居民帶來一筆不小的財富。
屬於保留區範圍,人為干擾少。夏季時,近千隻的白眉燕鷗便選擇由於本島此處為繁殖地點,形成澎湖北海地區白眉燕鷗最重要的棲息地。搭船前往附近海域,均可輕鬆欣賞到白眉燕鷗群優雅的舞姿。

資料/照片來源:澎湖地景資源網  
http://landscape.phc.edu.tw/landscapes/nr_js.htm

 玄武岩自然保留區> 小白沙嶼 (北海)
民國81312政府將白沙鄉的小白沙嶼、湖西鄉的雞善嶼、錠鉤嶼公告為「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使這三處地點正式列入保留區範圍,規定一般民眾未經申請不得登島,因為減少人為的干擾,加上附近海域盛產丁香魚,十多年來,每到夏季都有數千隻的燕鷗到島上繁衍下一代。這群嬌客從四月初便陸續抵達,開始了求偶、產卵、育雛、學飛等活動,當秋風吹起,牠們便陸續離開。這些丁香魚和燕鷗豐富了島嶼的多樣性,讓澎湖夏季的海洋和天空具有生命力。澎湖縣政府保護玄武岩自然景觀的作法,值得肯定,也是島嶼永續發展的良好示範。
沙嘴
                                                                              灘岩


望安島綠蠵龜產卵棲地保護區 (南海)
望安島西南至東南海岸擁有廣大的沙灘,是綠蠵龜產卵的重要棲地。這幾年來因台灣附近的海域受到人為過度的干擾,綠蠵龜的產卵棲地愈來愈少,目前僅剩下望安島和蘭嶼兩處,其中又以望安島為穩定的產卵地點。
為保護綠蠵龜在產卵時免於遊客的干擾,政府在民國84年1月17日將望安島的六個沙灘產卵地點劃設為保護區,分別為天台山南側沙灘草地、西安水庫西側沙灘草地、土地公港南側沙灘草地、水雷港仔南側沙灘草地、網垵口東側沙灘草地、萬善宮南側沙灘草地每年五至十月的晚上,遊客要申請才得進入保護區。
目前望安島上設有一座綠蠵龜保育中心,在綠蠵龜產卵的季節,每天晚上工作人員會為遊客解說綠蠵龜的生態,當天晚上如有海龜上岸還會通知遊客並帶往產卵地觀賞,以達到宣導與保育的目的。

                        
                  
                                                                      望安島海龜產卵的沙灘
                        
                                                                                   綠蠵龜爬痕

資料/照片來源:澎湖地景資源網  
http://landscape.phc.edu.tw/landscapes/nr_js.htm



貓嶼海鳥保護區 (南海)
位於望安島西南方約16公里的海面上有兩個島嶼,由海上遠眺有如大小兩隻貓蹲伏在海中,因此被稱為「大貓」與「小貓」。小貓嶼東方有一突出的岩塊,像似用來栓住頑皮的小貓一般,故有「貓乞」之稱,而附近的岩礁自然就成為貓咪遊戲的小老鼠了。
大貓嶼是一條冒出地表的巨型岩脈,最高處超過70公尺,是澎湖群島的最高點。島的四周都是陡峭的海崖,不易攀登。東邊海蝕平台由火山角礫岩組成,平台上有許多大小的壺穴,壺穴內的藻類、魚類的生態豐富。由於附近海域是一良好的漁場,每年4~10 月間,保育類的玄燕鷗和白眉燕鷗均會到貓嶼繁殖。
以前貓嶼曾是空軍炸射的靶場,為保護燕鷗順利繁衍,政府於民國80 年5月24日將貓嶼劃設為全國第一座「野生動物保護區」,使得每年八、九千隻的燕鷗得以安全繁殖,每到繁殖季節,燕鷗翔集,這裡儼然成為一海鳥樂園。

                                                                貓嶼是澎湖的最高點
海蝕洞


資料/照片來源:澎湖地景資源網  
資料收尋:文龍.政彤.秋麗.雅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